2 英文參考
hysteroptosi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陰茄為病名[1]?!秼D科易知》:“陰戶出物如茄,亦陰挺之類也?!奔?a title="醫學百科:子宮" href="/zigong_4768/index.html" rel="summary">子宮下垂。
4 關于陰挺
《中醫藥學名詞》(2004):陰挺(uterine prolapse[3])是指以子宮脫垂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中醫藥學名詞》(2010):陰挺(uterine or vaginal prolapse[4])是指以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移,甚至完全脫出于陰道口外,或陰道前后壁膨出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4.1 病因病機
《諸病源候論》卷四十:“陰挺出下脫候:胞絡傷損,子臟虛冷、氣下沖則令陰挺出,謂之下脫。亦有因產而用力偃氣,而陰下脫者?!?/p>
陰挺多由素體虛弱、產后勞力過早或多產傷氣,或久咳久立,房勞傷腎等,致氣虛下陷,沖任不固,胞宮失攝而成。相當于現代醫學中的子宮脫垂及陰道壁脫垂。
臨床多見因素體虛弱,中氣不足,因產用力,或勞力過度、抬高負重等致氣虛下陷,系胞無力而陰挺下脫,或因產育過多,房事所傷等,致腎氣虧虛,帶脈失約,沖任不固而系胞無力;亦有因脾虛聚濕,日久化熱,濕熱下注或脫垂又感染濕熱毒邪所致。
4.2 癥狀
《景岳全書》:“婦人陰中突出如菌如芝,或挺出數寸,謂之陰挺?!?/p>
臨床上,輕者僅覺腰酸,下腹重墜;重者則有鵝卵樣物脫出于陰道口外,常伴見氣短乏力,面色咣白、白帶量多及腰酸畏寒、尿頻等氣虛、腎虛癥候。如脫出物摩擦損傷感染者,則局部腫痛,黃水淋漓,小便赤澀。
4.3 辨證分型
4.3.1 陰挺·脾虛氣陷證
陰挺·脾虛氣陷證(uterine or vaginal prolapse with syndrome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qi collapse)是指脾氣素弱,或勞產損傷,中氣下陷,以子宮脫垂,或陰道前后壁膨出,勞則加劇,臥則消失,小腹墜脹,面白少華,四肢乏力,少氣懶言,帶下色白,量多質稀,舌淡,苔薄,脈細弱為常見癥的陰挺證候。
4.3.2 陰挺·腎氣不固證
陰挺·腎氣不固證(uterine or vaginal prolapse with syndrome of unconsolidated kidney qi)是指腎氣虧虛,固攝失職,以子宮脫垂,或陰道前后壁膨出,少腹下墜,腰脊酸楚,頭暈目眩,耳鳴,神疲乏力,小便頻數,舌淡,苔薄,脈沉細為常見癥的陰挺證候。
4.3.3 陰挺·濕熱下注證
陰挺·濕熱下注證(uterine or vaginal prolapse with syndrome of downward diffusion of damp-heat)是指肝經濕熱,下注胞宮,以子宮脫出日久,或陰道前后壁膨出,表面潰爛,黃水淋漓或小便灼熱,或口干口苦,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為常見癥的陰挺證候。
4.4 針灸治療
針灸治療陰挺有一定效果,治療期間不宜參加重體力勞動。體質虛弱或有繼發感染者可配合藥物治療。
4.4.1 刺灸法
取百會(灸)、氣海(灸)、維道、子宮、三陰交、足三里、太沖等穴為主。氣虛明顯者加關元(灸);腎虛明顯者加照海;脫出物感染者加大都、陰陵泉,局部用艾條熏灸。
方義?百會位于巔頂,為督脈經穴,乃諸陽之會,具振奮陽氣,升陽舉陷之功;氣海為任脈經穴,能益氣、固胞、調任;維道為足少陽與帶脈之會,可維系帶脈,固攝胞宮;子宮乃經外奇穴,是治療陰挺之有效穴。
操作?毫針刺,補法,并灸。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10次為一療程。
4.4.2 耳針法
方法?毫針刺,間歇性強刺激,每次選2~3穴,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10次為一療程。
4.4.3 頭針
4.4.4 電針法
方法?子宮穴向胞宮方向斜刺,以患者感到子宮上提,腰部和陰部酸脹為度。足三里用補法,兩穴得氣后接通電針儀,用斷續波或疏密波,電流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每次通電15~20min,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