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小兒食癥為病證名[1]。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八。由于小兒脾胃嬌嫩,飲食生冷粘滯食物,困阻脾胃,不能消化,因而膠滯其間與血氣相搏而成。癥見乳食減少,腹內結塊不散,日漸長大,堅固不移,并有脅下刺痛,惡心嘔逆等。體弱者以健脾為主,佐以疏導,如參苓白術散;體實者以疏導散結為主,佐以消瘀,如取癖丸。
3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1.
小兒食癥為病證名[1]。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八。由于小兒脾胃嬌嫩,飲食生冷粘滯食物,困阻脾胃,不能消化,因而膠滯其間與血氣相搏而成。癥見乳食減少,腹內結塊不散,日漸長大,堅固不移,并有脅下刺痛,惡心嘔逆等。體弱者以健脾為主,佐以疏導,如參苓白術散;體實者以疏導散結為主,佐以消瘀,如取癖丸。
以下內容自動匹配而來,非人工篩,請自行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