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當地時間2010年1月12日下午海地發生了7.3級地震,震中距離首都太子港約16公里,震源深度8公里,是海地200年來最強地震。1月22日消息,此次地震造成了至少20萬人死亡。
海地官員表示,首都太子港有四分之三的面積需要重建。聯合國稱海地大約有350萬人口受到強震影響。世衛組織發言人稱,在地震前,海地僅有半數人口能夠獲得安全飲用水,只有19%的人擁有較好環衛條件,地震后災區的衛生狀況必然更加惡化。
地震造成了海地的國家監獄倒塌,大約4500名重犯越獄逃跑。治安情況非?;靵y。
“多山之國”頻發災難
寓意“多山之國”(印第安語)的海地歷史上多災多難,強震、颶風、洪水連番侵襲。一九八四年,海地曾發生里氏六點七級強震;二00八年,海地一年就遭受三場熱帶風暴侵襲,造成近八百人喪生,八十多萬人受災,經濟損失超過五億美元;由于連年天災及政局不穩,海地民眾生活困苦不堪,震前全國逾一半民眾每天的生活費不足一美元。
海地位于加勒比海北部的海地身處加勒比板塊和北美板塊交界處,國土之下存有一條從西印度群島海地島一直延伸至牙買加的板塊斷層帶。海地當地時間十二日下午發生的強震,正是由于這處斷層帶的地下板塊發生水平方向運動碰撞所致。
海地地震為何沒引發海嘯——海地發生地震后,美國地質勘測局曾向鄰近的多米尼加、古巴等國發出海嘯警報,但目前上述國家并未監測到可能發生海嘯的異?,F象。地震專家表示,這是因為地震引發海嘯的一個必要條件是震源斷層應垂直錯動,而海地地震震源斷層系水平錯動,因而海地地震并不具備引發海嘯的震源斷層條件。
海地地震為何造成慘重傷亡——海地地震系地下板塊發生水平碰撞導致的地震,這類地震通常震源較淺,板塊碰撞后會釋放出巨大能量,從而造成破壞性強震的發生;同時,這次地震震中距海地首都太子港僅十六公里,如此近的距離勢必讓這座擁有百萬人口的城市遭受重創,引發大量人員傷亡。此外,海地是極度貧困的欠發達國家,即使在首都也有很多建筑物不具備防震能力,很容易在地震中坍塌。
海地為何頻發天災——部分原因可歸于海地所處的地理位置。海地除地處斷層帶,還鄰近加勒比海,近年因此頻遭過境颶風的侵襲。更重要的是,海地雖為拉美第一個宣布獨立的國家,但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一直政局動蕩,民心不穩,經濟發展水平遲遲未有顯著提升,致使國家減災防災能力較弱,無法有效抵御天災的侵襲。
關于海地
國徽
國名:海地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Haiti)
獨立日:1月1日(1804年)
國慶日:1月1日(1804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5∶3。由兩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上藍下紅。旗面中央為白色長方形,其中繪有國徽圖案。海地國旗的顏色源于法國國旗。鑲國徽的國旗為官方用旗。
國徽:圖案中間高聳著一棵棕櫚樹,樹上插著一根“自由之竿”,竿頂是“自由之帽”。樹前的綠地上有一面戰鼓,兩旁為戰斧、大炮等武器;樹兩側各有三面海地國旗和一面三角旗;樹后有六支帶刺刀的步槍。白色飾帶上用法文寫著“團結就是力量”。
國家政要:總統讓·貝特朗·阿里斯蒂德(Jean-Bertrand Aristide),2001年2月任職。
自然地理:面積27797平方公里。位于西印度群島海地島(伊斯帕尼奧拉島)西部。東鄰多米尼加共和國,南臨加勒比海,北瀕大西洋,西與古巴和牙買加隔海相望。是東加勒比海島國,海岸線長1080余公里。全境3/4為山地,僅沿海與沿河有狹窄平原。全國最高峰為拉薩爾山脈的拉薩爾山,海拔2680米。主要河流有阿蒂博尼特河,該河谷地為重要農業區。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南部為熱帶草原氣候。
人口:734萬(1996年)。黑人約占95%,黑白混血人種和白人后裔占5%。官方語言為法語和克里奧爾語,90%居民通用克里奧爾語。居民中信奉羅馬天主教的占80%,信奉新教的占5%,其余信奉耶穌教和伏都教。農村中盛行伏都教。
首都:太子港(Port-au-Prince)
簡史:1492年哥倫布在首次航行美洲時發現伊斯帕尼奧拉島,即今日的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國。1502年該島被西班牙據為殖民地。1697年西班牙同法國簽訂《勒斯維克條約》,把該島東部的西班牙屬地被稱為圣多明各,而西部割讓給法國,定名為法屬圣多明各。1790—1803年法屬圣多明各黑人爆發大起義,于1804年1月1日起義成功,正式宣告獨立,成立了拉丁美洲第一個獨立的共和國——海地共和國。獨立后不久,海地因內戰我出現南北分治的局面,1820年重歸統一。1822年海地統治者布瓦耶東征圣多明各成功,將伊斯帕尼奧拉島東西兩部合而治之。1844年圣多明各脫離海地,成為獨立的國家——多米尼加共和國。1844年—1915年為海地內亂時期,先后更換了22位統治者。1915—1934年美國武裝占領海地。美結束占領狀態后,海地先后由樊尚和萊斯科任總統。1946年海地發生軍事政變,迪馬瑟·埃斯蒂梅為總統。1950年保羅·馬格盧瓦爾上校出任總統。1957—1986年杜瓦利埃家族實行獨裁統治,1986年2月7日,在人民反暴政斗爭浪潮的沖擊下,杜瓦利埃逃往法國。以原軍隊參謀長亨利·南菲將軍為首的全國執政委員會接管政權。10月19日舉行第一次全國立憲議會選舉。1987年3月通過新憲法。1988年1月17日馬尼加當選為總統,組成文官政府。
政治:1987年通過的新憲法規定,總統由民主選舉產生,任期5年??偨y為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擁有行政權。議會為國家立法機構。內閣是政府行政機構,由總理和內閣成員協助總統工作。
外交:主張民族自決和不干涉原則的外交政策。